税务部门以“诚”换“金”为企业成长添信心
诚实守信是社会发展的根基,当纳税与诚信相结合就形成了“守信者受益,失信者难行”的公平竞争环境。近年来,税务部门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持续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价值导向,让诚信经营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山西省2018年参与纳税信用评价的企业由2017年的11.61万户扩充至今年的45.58万户。其中:A级纳税人1.05万户,占比2.3%;B级纳税人14.52万户,占比31.85%;M级纳税人22.19万户,占比48.7%。也就是说,山西省八成以上企业可享受评价结果带来的政策红利。
近年来,山西省多个部门多次联合推动信用信息在各个领域的综合评价和深度应用,力促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税信用评价等级分A、B、M、C、D五个等级,A、B、M级为纳税信用优良等级,可享受一定福利和服务。
被评为A级纳税信用的企业可以享受到税务部门提供的多项便利化办税优惠。比如:通过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告年度A级纳税人名单,普通发票需要多少领多少;到大厅办理涉税事项享受绿色通道;资料不全没关系,可以容缺受理,办税资料清单管理只备不报、不安排税务检查、优先退税等9类激励性办税服务措施,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级别,还可以由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除了在税务部门可享受“VIP”待遇以外,纳税信用对企业的招投标和融资等都有帮助。
被评为B级的纳税信用企业,除商贸企业和涉农企业外,进行常规税收征管,并提供纳税信用评价扣分项目提醒服务,开展集中式宣传、培训、辅导等纳税服务,帮助其改进财务会计管理,视其规模大小、经营存续期长短、涉税风险高低、外部信用信息等指标,选择适当的激励措施。
被评为M级的纳税信用企业,税务机关实行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并适时对其进行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辅导。新增设的M级为4月1日以来,为扩大纳税信用评价范围,让更多的企业加入评价序列,享受税收服务而设。其主要包括新设企业和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且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的企业。
据悉,自2015年山西省税务部门与银监局联合推行“银税互动”以来,全省各金融机构已累计向2950户纳税信用优良企业提供贷款152.03亿元。
今年,安徽省税务部门首次将新设立的企业、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的企业和适用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的企业纳入评价范围,增设M级纳税信用级别,纳税信用级别由A、B、C、D四级变更为A、B、M、C、D五级,A、B、M级可享受一定激励政策。实现了信用评价升级扩围,促进以“诚”换“金”,为市场主体进一步打造诚信公平的营商环境。
“这1000万贷款解决了企业的大问题,工人工资可以发了,新设备也可以买了,现在的纳税信用就是真金白银啊! ”歙县博升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郑骏告诉记者。前不久,郑骏向当地农村商业银行申请了 “税融通”贷款,没想到5天时间贷款就到账了。
“税融通”是税务部门依托纳税信用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的一款融资产品。根据企业纳税信用级别,银行可以向企业提供年度纳税总额1至5倍的无抵押纯信用贷款。目前,省税务局已经与近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 “税融通”合作框架协议。
据统计,2016年以来共有1.8万户中小微企业获得税融通贷款379亿元,实现了纳税信用资产增值,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此外,税务部门还推出了办税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激励举措,为守信企业提供实打实的便利服务,包括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需要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时即时办理;普通发票按需领用等。
今年,全省基本实现企业纳税人信用评价全覆盖。 2年来,税务部门对B级以上守信企业实施激励超过64万次,其他部门对守信企业实施联合激励1.4万次,激励守信、褒扬诚信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目前,省税务局建立并完善了双公示工作机制、税收违法 “黑名单”管理制度等,对偷、逃税在一定数额以上的、骗取出口退税款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8类案件,确认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即税收违法“黑名单”。
2016年,马鞍山市一家从事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因逃避缴纳欠税和虚开普通发票,导致企业当年的信用级别被直接判为D级,企业一项军民合作项目受“黑名单”影响而流产。
对于税收违法“黑名单”企业,除了将纳税信用级别直接判为D级外,还与相关部门共享涉税信用信息,实施阻止出境、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依法禁止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28项联合惩戒措施。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省税务部门对税收违法“黑名单”、D级纳税人等失信企业实施惩戒超过11万次。
为避免一错定终身,省税务局还建立了信用修复机制和诚信教育培训机制。对偷税、逃避追缴欠税两类税收违法“黑名单”当事人,按照规定缴清滞补罚的,经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决定,不向社会公布该案件信息;案件信息向社会公布后,当事人符合上述规定的,经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决定,停止公布并从公告栏中撤出。
“税务部门已定期或实时向省信用平台传递共享红黑名单、双公示、欠税等信用信息超过1000万条。”省税务局副局长杨培峰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重点加强信用信息的应用,深入推进跨部门联合激励和惩戒,积极构建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联合奖惩大格局,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价值导向和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小微企业缺乏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往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困扰不小;而银行向企业放贷,也常常因为信息不对称,面临放款难,这是横在银企之间的一道沟壑。
如今,这一现象在重庆得到了有效解决,全市近90万户小微企业,仅需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即可轻松获取无抵押贷款,2015年“银税互动”项目实施至今,与重庆税务部门达成互动协议的金融机构已增至14家,先后推出了税易贷、好企贷等11款信用类金融产品。
陈保杰是万州一家小型生产企业的老板,主要为家用电器、小型生产工具制作生产模具,出于经营业务需要,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较慢和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本是他最为担心的问题。“我是‘云税贷’直接受益人,100万元的贷款额度着实解决了材料成本上涨的燃眉之急。”陈保杰表示,身为B级纳税人的他,无需再反复向银行提供申请资料、证明材料,也不用等待审批或放款流程,通过线上申请办理,即可实现秒批秒贷、随借随还、循环使用。“两年多的诚信纳税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得到这样的资金保障,免除了许多后顾之忧,我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
许多创业者也搭乘着“银税互动”的东风,迈上创新发展之路。沙坪坝区的李祖红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
2015年,李祖红创办了自己的企业——重庆精凡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环境、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相关的技术咨询。三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常常垫付业务款,使得李祖红的经营一度陷入困境,2017年下半年,李祖红通过沙坪坝区税务人员,首次申领了银行的纳税信用类贷款,还理顺了企业经营上的财务管理。
“没有想到,一次一次的纳税记录累计起来可以构成自己完整的信用体系,在没有提供抵押、担保的情况下轻松获取银行贷款。目前,银行对我们贷款额度的授权已经提高到了近300万,公司的资金周转大幅改善,效益也越来越好了。”李祖红介绍,利用贷款资金,企业近期不但引进了3名具有“专家”资格的技术型人才,还与下游合作企业增加了20%的订单量,创新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根据沙坪坝区税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初,沙坪坝办理登记的小微企业数已近2万户,每年正以10%速度快速增长,而像精凡科技这样的“生力军”,其综合竞争力正不断提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良好的纳税信用换取‘真金白银’”对小微企业茁壮成长的重要性。
据了解,今年1月,重庆“税银互动”项目《纳税信用换真金白银 银税互动解融资难题》被评为重庆市“十大信用典型案例”,并入选国家发改委信用案例库,良好的纳税信用真正成为解决企业融资困境的“金钥匙”。
重庆市税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支持就业创业、助力企业成长,成为了“银税互动”项目的一个重要功能。截至今年上半年,税务部门已与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建设银行重庆支行等14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并陆续推出14款纳税信用类产品,共向全市1.13万户企业提供信用贷款77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超9成。
来源:综合各地税务机关报道